首页 关于我们

投资日本系列 | 门槛低,中国人兴起移居日本乡村热

作者:园区荟 2025/03/27 01:28



图片来源:摄图网(授权ID:600295305


近年来,中国人移民日本热潮持续升温。作为距离中国最近的发达经济体,日本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,高水平的医疗和教育资源,尤其吸引中国中产及富裕阶层。中国人对日本的“投资移民”兴趣激增,尤其是通过设立公司或购买房产获得经营管理签证。

数据显示,长期侨居日本的中国内地人数已超过84万,其中拥有长期居留权(永居)的中国人数量已超过33万。此外,来自中国台湾地区、香港,以及能够流利掌握话语的马来西亚华裔移居者,在东京都及其周边如琦玉县川口市等地区,形成了不需日语也能轻松生活的“中国经济圈”。


日本各地的“中国经济圈”

笔者不惑大叔所居住的川口市,就属于华人聚居区。这里的房产中介,大都雇佣有能说流利中文的员工,即便完全不懂日语,也轻松找到了心仪的房子。笔者的友人王先生,在2023年办理经营管理签获得日本居住身份后,即花费3000多万日元,川口购买了一套2LDK的公寓,全部购买过户流程,通过会说流利中文的房产中介员工办理。王先生的目标明确,就是在日本生根发展,取得永居资格。

随着日本政府对移民政策的放宽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日本落地生根。

在川口市,充满了中国气息。广场周围的店铺相当部分是中国人开的,其中包括面向中国顾客的餐馆、使用简体字标签价格的杂货店、中国人经营的药店和为中国孩童而设的托儿所。

在东京都23区的一些区域,如池袋、高田马场、新大久保等,也是华人聚焦区。池袋地铁站西北部地区已成为“新唐人街”,华人经营的餐馆、超市、手机店在区域店铺中占比已过半。置身其中,店内如点餐、买单等交易过程,完全使用中文沟通来完成。

笔者2024年移居日本,目前只会一点日语单词,在川口生活,即便一句日语不说,实现超市购物、餐馆就餐,完全没有问题。外出搭乘公交去周边区域,通过智能手机,就可以轻易到达,寻求帮助,也可以很容易找到会说中国化的人。


倒逼日本放宽移民

由于高龄少子化,日本国民人口增长已连续15年为负数。目前日本全国43个都道府县中,只有东京都人口为正增长,长居人口超过1400万,其他几个人口集中区域如神奈川(920万)、大阪府(880万)、爱知县(750万)和埼玉县(734万),则主要依靠外来人口的增长。但这依旧不足以抵消日本人口持续减少趋势。2022年,日本国民人口首次在所有47个都道府县同时下降,总计减少80.1万,创下1968年调查开始以来最大降幅。

很多人口急剧减少的县市,被列为“过疏化地区”,面临学校关闭和社区消失的风险。而在乡村地区,农田撂荒、无人居住的空屋,也在持续困扰日本当局。

引入外来人口,是日本政府当下切实可行的选择。尤其是人口急剧减少的乡村地区。


中国人热衷投资日本乡村

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空心化趋势,日本政府长期以来通过补贴政策吸引年轻人回流,以及引进外国劳动力方式,试图扭转乡村农业人口危机,但成效有限。

尽管政府补贴使农产品价格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,但由于日本农业以小农制为主,户均耕地面积仅1.47公顷,规模化经营受限,难以与进口农产品竞争。让日本当局倍感尴尬的是,补贴政策不但未能环境农村空心化趋势,大米、蔬菜等食品价格持续上扬,让日本城市居民,苦不堪言。

显然,日本政府过往的农村补贴政策是失败的。

2024年,日本当局针对农村农业形式,调整优化了移民政策,对农业从业者放宽永居条件,持有特定技能2号签证满5年,可申请永居,旨在留住农业人才。

而这只是近来做出第一步。未来,日本可能进一步放宽移民政策,同时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回报,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近年来,中国的富裕人群热衷选择在日本投资、置业,与欧美富裕人群消费习惯趋同,中国富裕人群喜欢在城市郊区、以及风景、环境好的乡村区域置业。这部分人群的推动下,在日本乡村区域投资民宿,以及希冀获得永居身份的国人,越来越多将目光锁定在日本乡村。在乡村文旅实践方面,近年来,日本更多是在学习借鉴中国的经验。

移民热潮推动了日本“中国经济圈”的形成,而这一经济圈反过来为新移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和职业发展环境。在日华人的职业多样性反映了他们对日本经济的多层次贡献,从服务业的微观支持到技术领域的高端助力。然而,这一趋势也带来挑战,如房价上涨和本地居民的文化适应问题。

未来,随着日本进一步放宽移民政策(如特定技能2号签证的推广),在日华人数量可能突破百万,中国经济圈的影响力也将持续扩大。

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,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。
若有侵权嫌疑,请联系商业新知平台管理员。
联系方式:system@shangyexinzhi.com